随着储能系统大规模部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发生近百起储能火灾。当前在预警识别、灭火评估与应急联动等关键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导致事故风险持续外溢。相较NFPA 855、UL 9540A等国际标准已形成的全流程闭环,国内仍处于规范补建阶段,亟需构建以电化学风险为核心的独立技术体系。
在此背景下,及安盾消防聚焦电化学储能特性,深度参与标准制定、技术验证与产品落地,正以技术闭环能力推动行业规范加速落地。

一、标准共建:从空白填补到规则输出
在政策推动与产业需求双重驱动下,企业参与标准共建已成为弥补制度空白的重要方式。及安盾消防近年来参与制定了15项国行标准,涵盖锂电系统安全设计、气体与气溶胶灭火系统、安全性评估等多个方向,其中多项聚焦储能系统场景安全评估、消防技术要求及电池灭火测试方法等。
目前,及安盾消防正参与GB 50370《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标准》、《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技术规程》等标准的修订工作,将实际工程案例、产品验证数据和实验研究成果转化为条文建议,为规范化、可执行的储能消防技术路径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技术硬实力:专利、认证与落地能力
储能消防标准建设离不开可验证的技术基础。及安盾消防持续投入研发与合规认证,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技术能力体系:
专利布局:及安盾消防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00余项,其中包括72项发明专利、48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61项外观设计专利,涵盖气溶胶灭火剂配方、药剂结构、系统集成与控制逻辑等关键技术领域。

权威认证:2022年10月至2025年3月,及安盾消防8款气溶胶灭火装置分别通过美国UL Solutions、英国BSI、澳洲CSIRO等机构认证,满足UL/ULC 2775、BS EN 15276、AS 4487等标准要求。
制造能力:及安盾科技园已建成自动化生产线,配备传感器、控制系统及多工位检测装置,年产能可达1500万只标准气溶胶药柱,满足全球工程配套与交付需求。
此外,及安盾消防联合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的研究成果《磷酸铁锂储能模组燃烧特性及灭火剂抑制效果研究》,已在《电池工业》期刊发表,为储能消防产品设计与标准验证提供了实验依据。
三、绿色适配:气溶胶灭火剂的环保进化路径
面向“双碳”目标与日益趋严的国际环保法规,及安盾消防自2022年起启动环保型灭火剂的系统性研发,重点聚焦四个关键方向:一是提升原料组合的环境友好性,降低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二是保障药剂的化学稳定性与长期储存性能,适应复杂工况需求;三是强化与电池、电气设备的材料兼容性,避免次生反应;四是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等地绿色法规的适配性,为国际项目出口提供合规基础。
2024年5月,及安盾消防完成产品药剂的GC-MS检测,覆盖欧盟《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第2024/590号条例》中95项限用物质。同时建立ODS物质使用、进出口总量控制与配额许可机制,确保产品出口符合国际法规要求。
四、高强度交付:及安盾科技园搭建数字化产能平台
2024年,及安盾科技园建成投产,构建了覆盖生产、仓储、出库与追溯的数字化产能平台。园区配备自动化产线和物联网仓储系统,全面提升制造效率与出库准确率;产品实行“全检+抽检”机制,并通过唯一编码标签实现对批次、物料与人员的精准追溯,为项目复核与合规审计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体系化产能平台,显著提升了及安盾消防在高强度交付周期下的响应效率与全球项目保障能力。伴随标准参与、技术验证、知识产权积累、绿色产品开发与数字化制造能力的持续强化,及安盾消防正系统性构建“储能消防”核心竞争力。
未来,储能消防不再只是技术模块,而是一项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及安盾消防作为储能行业核心配套企业,持续推动体系化、规范化升级,既是对企业自身责任的践行,也为构建更安全的能源体系贡献了行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