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电动汽车  北汽新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桩  充电桩  充电站  北汽  第一电动汽车  电动车  试驾  汽车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池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清单,对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年的企业拟停止生产资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9  浏览次数:814
核心提示: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清单,对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年的企业拟停止生产资质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公布了《特别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清单,对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年的企业拟停止生产资质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公布了《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对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

若在公示期(2018年9月3~9日)内无异议,那么名单上的企业将被正式上报工信部。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要求,对于上述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工信部予以特别公示。经特别公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恢复生产之前,工信部应当对其保持《准入审查要求》的情况进行核查。

也就是说,这30家车企若再次生产新能源汽车,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的准入审查,如不能保持《准入审查要求》,将被工信部撤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遭工信部点名的车企为何超过1年未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中,安徽冀东华夏专用车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公司现已停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将业务重点放在公司的其他业务上;凯翼汽车是因为早期研发的概念车到后期无法满足当前的新能源相关标准,后来就放弃了上市。

还有的车企是因为内部整合而冷落了新能源,例如华晨汽车。华晨汽车此前曾生产过金杯大海狮纯电动车、中华HEV等车型并在沈阳等地销售过,但由于近两年华晨忙于内部整合,研发部门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中华V6、V7等车型的研发上面,导致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很少,错失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机会。此外,如波导汽车、山东丽驰、金华时空新能源等企业,基本在新能源造车方面没有实质进展。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然而,“圈地”后的一些企业并没有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有资格的不急着造新能源汽车,而众多新车企却为没有资质问题而烦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此次《清单》的下发将倒逼这些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

此前,工信部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审核部部长李方生透露,截至今年1月,只有30家企业符合39号令(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定)要求。而230多家企业在2018年底前,必须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从而达到39号令要求,否则,这些企业的产品都将被从公告中清理出去。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在《清单》前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也需要按照新规定进行改造,并在24个月内完成审查,否则将暂停生产。

除了撤销资质外,已经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将被剔除。按照工信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公告,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的车型,经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从上述目录中撤销并不再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工信部拟取消30家企业的生产资质,有利于梳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整治新能源产业的散乱局面。适时的资质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而腾出来的生产资质,也将给有实力的后来者留出发展机会。 
 
 
[ 电池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电池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域名转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皖ICP备15007041号